这堂“大思政课”,开在历史现场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大学校园里,一座座博物馆珍藏文明记忆,一间间校史馆铭刻奋斗足迹,一幢幢图书馆承载智慧结晶,一栋栋老建筑见证时代变迁。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今天,微言教育“校馆弦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带你走进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大学校园里,一座座博物馆珍藏文明记忆,一间间校史馆铭刻奋斗足迹,一幢幢图书馆承载智慧结晶,一栋栋老建筑见证时代变迁。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今天,微言教育“校馆弦歌·传承红色基因”系列,带你走进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
2025 年暑期,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 29 号的北大红楼,这里是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方。北大红楼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活动地之一。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光
9月8日至10日,由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办的“赓续红色血脉 强国复兴有我”红色旅游故事征集展示活动在湖北黄石举办。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27支代表队54件作品入围,最终评选出视频类和宣讲类优秀作品各6件。
1920年6月,毛泽东在上海期间同陈独秀讨论过组织湖南改造促成会的计划和自己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并在章士钊帮助下发动社会各界名流,为革命活动及赴欧勤工俭学捐款。
在中共南口特支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巡展于9月8日正式落地中共南口特支教育基地。
1919年6月19日,鲁迅在日记中写道:“晚与二弟同至第一 舞台观学生演剧,计《终身大事》一幕,胡适之作”。《终身大事》 首先发表于《新青年》第6卷第3号,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 话剧剧本。
在中共南口特支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9月8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巡展在北京昌平开展。
在中共南口特支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巡展于9月8日正式落地中共南口特支教育基地。
在中共南口特支成立100周年之际,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讲好党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9月8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巡展在中共南口特支教育基地正式开展。
1914年9月8日,李大钊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学习。其间,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广泛阅读社会科学著作,开始接触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1919年9月,在李大钊的帮助下,于方舟等人在天津英租界(今建设路)芸芳里2号组织了新生社,创办《新生》杂志,同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一起为团结天津进步青年、传播革命真理开展斗争。